美中台關係系列報導(二)

美中台三邊關係探討 : 學術觀點之「國際」面向
講員: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林正義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於美國選舉後舉辦一場學術研討會,分別從政治、國際與經濟面向加以剖析有關美國選舉與美中台三邊關係之變化、挑戰與因應。政治層面由中研院院士吳玉山主講、國際層面由中研院歐美所林正義研究員主講、經濟層面由中研院政治冷則剛研究員主講。
簡介
台灣身處兩強對峙的夾縫中,選擇依附美國保護的「夥伴」策略,但美國對台政策會因其國家利益與不同總統當選人而有不同的戰略考量。台灣如何因應不同情勢做出最合乎台灣利益的戰略決策,無疑乃攸關台灣生存發展之重大課題。適值美國總統權力移轉之際,台灣當局在國家定位以及軍事防衛等重要議題上如何因應,都是影響台灣生存發展的重大課題。

林正義研究員認為中共對台的軍事威脅是台美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約博 翻攝)
 *以下以第一人稱方式加以呈現
一、美中台關係之過去與現在:歐巴馬、川普、拜登
另外在1979年之前美國與中華民國有共同防禦條約,之後雖然跟中華民國沒有外交關係,但在陳水扁總統時期,美國和中共更加進一步把台灣孤立化。美中建交首先是武力使用的放棄,其此,對於一個中國政策的定義,雙方看法都不同,其三,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有許多前提,設計許多條件,與中國(大陸)當局的看法都有所不同。
 
歐巴馬政府的中國政策基本上認為合作可以帶來開放與自由,所以在歐巴馬任內與中方有許多協議與對話,包括氣候變遷、重大軍事安全行為準則、網路安全共識等,自由主義的傾向非常清楚。這些政策到了川普2017年上任後完全都被改變。歐巴馬對台灣有三次軍售,但卻被批評對於中國大陸在南海的島礁軍事化未予阻止,以及對習近平佈建的防空識別區沒能強烈的反應。美國主流媒體對於川普的鄙視,這些主流媒體社會對於川普的批判,以及對於拜登的容忍,至今仍未有任何的改變。
 
川普政府時期簽署了多項與台灣友好法案,其一為「台灣旅行法」,此法案美台高層官員互訪更加方便。包括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加強倡議法,支持台灣在雙邊關係邦交的減少如何加以遏止,還有台灣的國際參與能夠加強。今年9月18日美國務次卿來台訪問,當天中共軍機就多次飛越台灣海峽,挑釁意味濃厚。過幾天第一屆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美國舉行,我國經濟部次長會帶領團隊參與,討論的議題包括乾淨的網路、5G、供應鏈等。美國對台灣外交的支持從歐巴馬2015年在任時跟台灣簽署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這是很重要但在台灣普遍被忽視的議題,因為在此基礎上2017年川普就任之後得以大幅跟台灣合作,進而擴展至第三國家,例如日本,及台灣的友邦等。
 

二、兩岸軍事議題:對台軍售、軍事威脅
台灣與美國小規模的軍事演練過去以來都有持續進行,並未因川普或者歐巴馬而有所改變。倒是在軍售上有很大的改變。川普時期表面上為10次,但都是比較小的金額將其分開。歐巴馬是三次,但在每一次都有許多種的項目。但歐巴馬是八年,川普是四年,所以兩者在軍售的金額上有很大不同。有一個統計,馬英九任內在小布希後期與歐巴馬八年時期,向美國的軍購金額達210億美金。
 
不管是台灣哪位總統在任,都會面臨一個很大的議題,就是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與挑戰,這是台灣與美國都要去面對的重要課題。台灣與中國(大陸)間軍力差距過大,國防投資金額不足,不知中國會出哪招,有很多想定,到底台灣是否有能力抵抗,或者過早的放棄抵抗或投降,這是美國一再擔憂的部分。
 
目前中共對台軍事威脅幾乎是天天上演,例如今年9月18日後中共軍機多次飛越過台灣海峽中線,這是台灣與美國都很難因應的威脅。關於中共當局不承認海峽中線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雙方間已經形成的默契,進而變成習慣,乃至成為法律的根源。基於禁反言原則,過去承諾的約定現在不能加以破壞。此從兩岸空運協議,M503等可以得知這種默契是存在的。
三、美國新總統的政策走向:多邊主義、戰略模糊
美國抗中路線已然形成,即使拜登上台也難脫離此大方向。美國民主黨在今年八月在其黨章中已經正式刪除「一個中國」政策主張
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曾表示,其當選後要加入群組(國際組織),如此才能領導世界。民主黨與共和黨許多菁英都反對川普的外交政策,相對可以看出,拜登在外交上有很強的團隊。在南海或台灣政策川普都採取比較強烈的因應,比歐巴馬還要強烈。拜登則認為中國崛起是一個”特殊”的挑戰,他沒有把中國當成是一個對手(opponent),反倒是把俄羅斯當成對手,他把中國當成競爭的對手(comtetitor),由此可知拜登心中對俄羅斯與中國的定位如何了。拜登認為跟中國(大陸)在氣候變遷、核武擴散,全球健康與安全議題(例如疫苗)方面都必須加以合作。所以合作與競爭會並存,但競爭會比較大,合作則視議題而定,也會恢復許多的歐巴馬任內未竟的對話,例如會加強網路安全的因應,以及對華為做小幅度的策略調整。
 
拜登上臺後我認為對兩岸關係會有影響,有待觀察的部分為過去拜登反對小布希政府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來協助台灣防衛,其主張「戰略模糊」,也就是台海發生危機時美國不應該事先透露其可能採取的動向。但在2020年拜登也做了重大的調整,我認為未來仍有許多有待觀察的部分,台灣必須非常的謹慎。